[db:作者] - 2020-12-17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基因编辑、表型组学、物联网等技术的蓬勃发展,现代农业已进入数字农业时代,正在力争踏上智慧农业的快车。
在数字农业时代,对作物数据的多维信息获取和分析、精准基因型和表型鉴定、种业数据库的建立、大数据分析、模型预测等将为加快从“经验育种”向“精确育种”转变添上翅膀,有助于加速实现定制设计育种,加快智慧农业时代的到来。
为帮助大家了解知识产权保护、育种研发服务、种质资源托管、基因型分型、基因编辑、表型组学、人工智能和育种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同时也为同行们相互交流提供更多的机会,由百奥云、博瑞迪、智种网和慧诺瑞德等新锐力量秉持资源整合、平台共享、汇聚众智、创新引领的原则,联合组织公益性线上学习平台——百博智慧大讲堂,邀请行业经验丰富的专家、老师进行线上交流,共同探讨新形势下种业发展思路,共同“破冰”。
百博智慧大讲堂的名字,选取百奥云、博瑞迪、智种网和慧诺瑞德四家公司名字的首字组合而成。
百——百奥云(BioBin),致力于为种业公司和育种科研单位提供优质的育种软件、硬件和数据分析服务,应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提高育种效率。
博——博瑞迪(MolBreeding),专注于动植物分子检测和育种相关技术开拓与应用的创新型企业,致力于提供高通量、低成本的精准基因型分型服务。
智——智种网(NovoSeed),专业打造玉米研发产品(自交系等)互通第一平台,助推玉米研发领域的快速提升和发展!
慧——慧诺瑞德(PhenoTrait),聚焦农业科研痛点问题,以植物表型相关技术为依托,为科研人员和育种家提供定制化方案和服务。
百博智慧大讲堂自3月5日开播以来,短时间内引起强烈关注。在已结束的直播中,哈佛大学/北京大学林泽川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肖永贵博士、东北农业大学陈庆山教授、金玉良种刘定富董事长、明尼苏达大学梁智凯博士、丹佛斯植物科学中心李茂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金秀良研究员、北京农林科学院温常龙博士、华中农业大学杨万能教授、百博智慧大讲堂四位创始人王冰冰/张嘉楠/叶剑/韩志国、北京农林科学院赵久然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法国农业科学院刘守阳博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宋青峰博士、澳大利亚科学院郑邦友博士、著名农业评论员张鑫先生、法国农业科学院Christophe Salon教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刘秀位研究员、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葛玉峰副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徐建龙研究员、青岛清原农冠集团研发总监刘丙新先生、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张颖博士、中国农业大学马韫韬博士、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孙琦博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田志喜研究员、华南农业大学郭涛教授、武汉大学吴贤婷博士、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番兴明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徐云碧研究员、华中农业大学张建博士、明尼苏达大学张峰博士、清华大学崔伟博士、华盛顿州立大学张志武教授、北京爱科农科技有限公司郭建明、数溪科技冯欣欣、慕恩生物杜洪志、浙江大学岑海燕研究员、河南农业大学乔洪波教授、中科智能吴晓伟博士、德国Julich研究中心Uli Schurr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姜雨教授,东京大学郭威博士等带来了41场精彩的报告。
接下来的一周,也就是6月8-12日 ,我们邀请到了两位重量级嘉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薛吉全教授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建海研究员
百博智慧大讲堂第42-43期安排如下:
百博智慧大讲堂第42期
主讲人:薛吉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题 目:陕A群、陕B群构建、改良与应用
日 期:6月10日,周三,19:30-20:30
群体改良的理论基础
陕A群和陕B群的构建
陕A群和陕B群的应用
百博智慧大讲堂第43期暨分子育种专场第7期
主讲人:相建海,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题 目:迈入对虾分子育种新阶段
日 期:6月11日,周四,20:00-21:00
率先在国内系统地开展海洋动物生化遗传学研究
建立我国首个海洋经济动物分子信息数据库及分析平台,为进一步深化功能基因的研究及其产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植物表型组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近几年在国内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由于植物表型组学涉及不同学科、不同技术、不同尺度、不同维度的交叉应用,因此大家往往感觉“一说就懂,一做就懵”。为此,我们在百博智慧大讲堂设置植物表型专场,目前已邀请到来自美国、欧洲、澳洲、日本、中国的20多位专家,将陆续为大家带来精彩的表型报告。
主讲人简介
薛吉全,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国家玉米改良中心陕西杨凌分中心、农业部西北旱区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和陕西省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作物学会理事,全国玉米栽培学组副组长,陕西省作物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玉米品种预审专业组副组长,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成员,国家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陕西关中试验站站长,陕西省玉米首席专家,陕西省玉米育种协作组组长,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持选育的陕单8806、陕单606、陕单609和陕单616等4个玉米品种分别通过陕西、河南等省的品种审定,并获5项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主持构建的陕群A、B两个群体已在陕西、河南、河北、内蒙、甘肃和四川等6个省25个单位进行了5轮的优化升级和多点联合改良。自2006年以来,在陕西省玉米科技入户工程和高产创建活动中,作为首席专家,以提高玉米生产潜力为目标,增强玉米“三度”(密度、整齐度和成熟度)为重点,进行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与集成,与陕西省及有关市、县、乡农技部门合作,连续多年在榆林、渭南、咸阳和宝鸡等地创建了多项全国玉米高产纪录。
相建海,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原所长,曾任《中国海洋与湖沼》(英文版)主编。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长,甲壳动物学会理事长。长期从事海洋生物与生物技术研究,已发表SCI收录论文180余篇,中文收录论文160余篇, 编写专著8部。成功组织执行国家水产遗传免疫的三个973项目(任其中两个首席)和多个863重大项目,推进自主创新和产业化,为海洋农业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第1名),省部委一等奖3项(第1,1,3名),二等奖5项(第1,1,1,2, 4名);国家授权专利32项(发明专利28项),美国发明专利2项和国家审定虾类新品种3个。其领导的“蓝色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团队”于2010年获得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集体一等功。指导博士后16人,博士硕士60余人,2008年被中科院研究生院评为“杰出贡献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等称号。2016年获曾呈奎海洋科技突出成就奖。2017年获“国际甲壳动物学会杰出研究贡献奖”。曾任国家863海洋生物技术主题专家组长和资源环境领域专家委员会主任。负责编写了十一五资环领域高技术战略报告。担任中科院“至2050年海洋科技领域发展”战略研讨组长和科技部海洋农业十二五科技战略规划组长和十三五技术预测编写组组长。曾被聘为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双聘教授、宁波大学包玉刚讲座教授、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等特聘教授。三次被聘为联合国FAO/WHO咨询会议专家。
我的好帮手
投诉建议:0571-87291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