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博智慧大讲堂第40-41期通知:作物表型、遗传多样性

[db:作者] - 2020-12-01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基因编辑、表型组学、物联网等技术的蓬勃发展,现代农业已进入数字农业时代,正在力争踏上智慧农业的快车

在数字农业时代,对作物数据的多维信息获取和分析、精准基因型和表型鉴定、种业数据库的建立、大数据分析、模型预测等将为加快从“经验育种”向“精确育种”转变添上翅膀,有助于加速实现定制设计育种,加快智慧农业时代的到来。




为帮助大家了解知识产权保护、育种研发服务、种质资源托管、基因型分型、基因编辑、表型组学、人工智能和育种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同时也为同行们相互交流提供更多的机会,由百奥云、博瑞迪、智种网和慧诺瑞德等新锐力量秉持资源整合、平台共享、汇聚众智、创新引领的原则,联合组织公益性线上学习平台——百博智慧大讲堂,邀请行业经验丰富的专家、老师进行线上交流,共同探讨新形势下种业发展思路,共同“破冰”。


百博智慧大讲堂的名字,选取百奥云、博瑞迪、智种网和慧诺瑞德四家公司名字的首字组合而成。

——百奥云(BioBin),致力于为种业公司和育种科研单位提供优质的育种软件、硬件和数据分析服务,应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提高育种效率。

——博瑞迪(MolBreeding),专注于动植物分子检测和育种相关技术开拓与应用的创新型企业,致力于提供高通量、低成本的精准基因型分型服务。

——智种网(NovoSeed),专业打造玉米研发产品(自交系等)互通第一平台,助推玉米研发领域的快速提升和发展!

——慧诺瑞德(PhenoTrait),聚焦农业科研痛点问题,以植物表型相关技术为依托,为科研人员和育种家提供定制化方案和服务。


百博智慧大讲堂自3月5日开播以来,短时间内引起强烈关注。在已结束的直播中,哈佛大学/北京大学林泽川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肖永贵博士、东北农业大学陈庆山教授、金玉良种刘定富董事长、明尼苏达大学梁智凯博士、丹佛斯植物科学中心李茂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金秀良研究员、北京农林科学院温常龙博士、华中农业大学杨万能教授、百博智慧大讲堂四位创始人王冰冰/张嘉楠/叶剑/韩志国、北京农林科学院赵久然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法国农业科学院刘守阳博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宋青峰博士、澳大利亚科学院郑邦友博士、著名农业评论员张鑫先生、法国农业科学院Christophe Salon教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刘秀位研究员、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葛玉峰副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徐建龙研究员、青岛清原农冠集团研发总监刘丙新先生、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张颖博士、中国农业大学马韫韬博士、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孙琦博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田志喜研究员、华南农业大学郭涛教授、武汉大学吴贤婷博士、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番兴明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徐云碧研究员、华中农业大学张建博士、明尼苏达大学张峰博士、清华大学崔伟博士、华盛顿州立大学张志武教授、北京爱科农科技有限公司郭建明、数溪科技冯欣欣、慕恩生物杜洪志、浙江大学岑海燕研究员、河南农业大学乔洪波教授、中科智能吴晓伟博士、德国Julich研究中心Uli Schurr教授等带来了39场精彩的报告。


接下来的一周,也就是6月1-5日  ,我们邀请到了三位重量级嘉宾: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姜雨教授

  • 东京大学 郭威 博士


百博智慧大讲堂第40-41期安排如下:


百博智慧大讲堂第40期

主讲人姜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题   目以山羊为例,探讨解析遗传多样性来源的价值

日   期:6月4日,周四, 20:00-21:00

  • 山羊各个品种遗传多样性来源的前世今生?

  • 哪些表型与基因组结合容易出大文章?

  • 作物表型组学如火如荼,畜禽表型组学路在何方?

 

百博智慧大讲堂第41期植物表型专场第20期

主讲人郭威,日本东京大学

题   目基于图像和机器学习的作物表型核心算法开发及应用

日   期:6月5日,周五, 14:00-15:00

  • 揭开表面看本质, 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下的作物表型研究的算法创新

  • 从算法到产品, 作物表型产学研合作的漫漫之路

  • 作物表型技术如何助力疫情下的大学农场现场在线教育

 

植物表型组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近几年在国内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由于植物表型组学涉及不同学科、不同技术、不同尺度、不同维度的交叉应用,因此大家往往感觉“一说就懂,一做就懵”。为此,我们在百博智慧大讲堂设置植物表型专场,目前已邀请到来自美国、欧洲、澳洲、日本、中国的20多位专家,将陆续为大家带来精彩的表型报告。
 


主讲人简介

姜雨
,博士,教授。2011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赴澳大利亚联邦科学院家畜所进行博士后研究,2013年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工作至今,现任反刍动物遗传与进化研究中心主任、动科学院副院长。通过分析农业领域在组学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解析长期进化和人工选育过程中的关键农业性状的主效基因及分子机制。解析出构成瘤胃壁的特异基因家族和反刍动物特有的脂类合成代谢途径,部分解释了瘤胃和羊毛脂产生的遗传基础。提出牛羊鹿的角具有相同的细胞起源—头部神经脊干细胞,为无角牛、羊的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关键靶基因。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构建了世界上首个绵羊和首个山羊的参考基因组,并在2020年组装出中国湖羊和西农萨能奶山羊的参考基因组。系统解析了世界山羊品种的遗传来源,并在山羊上鉴定出关键抗病基因MUC6。对世界主要家畜的SNP和CNV等变异信息和频率进行了系统整理,构建了家畜遗传变异数据库http://animal.nwsuaf.edu.cn/,并以联盟形式设计定制了适用于中国绵羊和山羊的基因芯片,为羊的基因组选择育种服务

郭威,博士,2014年于东京大学博士毕业后留校,2017年组建日本首个以田间作物表型为主的实验室,东京大学田间表型实验室,现任该实验室助教。研究方向为图像信号处理,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技术在作物表型组学,智慧农业中的应用。近年发表论文24篇,参与著书3部,日本及国际发明专利2项,获日本研究机构,学会等奖项5项。现作为主要成员(Co-PI)参与运行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农业大数据应用,农林水产省智能育种等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如日本印度数据驱动农业,日本美国数据农场等项目。也担任日本农业信息学会(JASI)理事,人工智能部会副部会长,日本作物表型学会(JPPN)理事,日本千叶大学智能植物工厂领域客座研究员,中国农科院智慧农业团队客座研究员,同时兼任日本株式会社Quantomics创始人。研究室网站:index.html
 

我的好帮手

我的好帮手

投诉建议:0571-87291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