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一批重大研究计划2020年度项目指南
润泽科器 - 2020-05-29
【化工仪器网 行业动态】为推动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变革科研经费拨款方式,198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成立。在多年的建设和运转中,自然科学基金委坚持以创新能力建设为主线,以培养和造就大批创新人才为核心,根据国家发展科学技术的方针、政策和规划,有效运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基础研究,逐渐形成由研究项目、人才项目和环境条件项目三大系列资助格局。
根据国家和科技发展需求,支持相关科研项目是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职责之一。2020年3月6日,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了一批重大研究计划2020年度项目指南。
主要农作物产量性状的遗传网络解析重大研究计划2020年度项目将针对我国粮食安全的重大需求和生命科学的前沿领域,解析主要农作物株型发育和籽粒形成的多
基因遗传调控网络,分析并阐明影响产量和品质性状的主要
基因和基因之间的互作调控规律,为作物高产、优质育种的分子设计提供理论基础。该项目拟资助集成项目2项,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约为500万元/项。
细胞器互作网络及其功能研究重大研究计划2020年度项目拟突破以往针对单个细胞器进行研究的局限,以内质网、线粒体、溶酶体、高尔基体、叶绿体等细胞器之间的互作为研究主线,发现新的细胞器互作方式,阐明细胞器互作的分子机制和生物学效应,揭示细胞器互作网络的生理、病理功能。该项目拟资助培育项目10-15项,集成项目一项。
糖脂代谢的时空网络调控重大研究项目以糖脂代谢的时空网络调控为研究核心,拟揭示机体、器官、细胞和亚细胞结构对糖脂代谢状态的感知与应答模式;解析调节代谢稳态的组织器官间的信息对话与协同调控网络等问题。该项目拟资助培育项目20-25项,资助重点支持项目6-10项。
水圈微生物驱动地球元素循环的机制重大研究项目拟围绕水圈生境中微生物驱动地球元素循环新机制的发现及其生态影响的研究,解决水圈微生物参与碳氮硫等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宏观机制与生态效应,参与碳氮硫元素循环的水圈微生物群落形成及其与环境互作的机理等问题。该项目拟资助培育项目10-15项,直接费用的资助强度约为80-100万元/项。
生物大分子动态修饰与化学干预重大研究项目旨在以化学生物学研究模式为指导,发展生物大分子动态修饰的特异标记和检测工具,解析生物大分子动态修饰的功能和调控机制,为药物研发提供潜在干预小分子和新靶标。拟资助培育项目10-20项,重点支持项目3-5项。
多层次手性物质的精准构筑重大研究项目旨在以多层次手性物质的精准构筑为核心,通过多学科交叉和新技术运用,实现手性分子、手性大分子、手性超分子和手性材料单一镜像异构体的高效制备,揭示手性产生、传递、放大和调控的机制和规律,阐明手性物质的结构-功能关系,发展精准和规模创造手性功能分子和材料的关键技术,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该项目拟资助培育项目20-25项,资助重点支持项目4-6项。
项目 | 项目类型及数目 | 研究方向 | 资助资金 | 资助期限 | 申请集中接收截止时间 |
主要农作物产量性状的遗传网络解析重大研究 | 集成项目2项 | 1 | 优质、高产水稻分子设计育种 | 500万元/项 | 1年 | 4月20日16时 |
2 | 玉米株型遗传调控网络解析 | 2年 |
细胞器互作网络及其功能研究重大研究 | 培养项目10-15项 | 1 | 细胞器互作的发现、鉴定及网络绘制 | 80-100万元/项 | 3年 |
2 | 细胞器互作网络的建立和维持机制 |
3 | 细胞器互作的动态调控机制 |
4 | 细胞器互作的生理病理功能 |
集成项目1项 | 1 | / | 800-1000万元/项 | 2年 |
糖脂代谢的时空网络调控重大研究 | 培养项目20-25项 重点项目6-10项 | 1 | 糖脂与能量代谢的时空感应 | 培育项目80-100万元/项 重点支持项目250-350万元/项 | 培养项目3年 重点支持项目4年 |
2 | 糖脂等代谢物的产生、运输与转化 |
3 | 组织器官间的代谢信息交流与网络调控 |
4 | 生理与病理过程的糖脂代谢重塑 |
水圈微生物驱动地球元素循环的机制重大研究 | 培育项目10-15项 | 1 | 大洋重要微生物功能类群及其驱动碳氮硫循环的机制 | 80-100万元/项 | 3 |
2 | 近海与河口微生物驱动碳氮硫循环的机制 |
3 | 微生物在流域水体(河流、湖泊、湿地等)碳氮硫循环中的驱动机制及生态效应 |
4 | 陆地特殊水生生境微生物碳氮硫代谢的特点及环境适应机制 |
生物大分子动态修饰与化学干预重大研究 | 培育项目10-20项 重点支持项目3-5项 | 1 | 生物大分子动态修饰的化学标记与检测技术 | 培养项目70-90万元/项 重点支持项目250-350万元/项 | 培养项目3年 重点支持项目4年 |
2 | 生物大分子动态修饰的调控机制与功能解析 |
3 | 生物大分子动态修饰的化学干预及其应用 |
多层次手性物质的精准构筑重大研究 | 培育项目20-25项 重点支持项目4-6项 | 1 | 探索新的手性分子形式及其合成方法,探索手性合成选择性控制的新理念、新策略,探索合成生物学理念、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手性分子合成中的运用,开发高效的手性催化剂,发展手性功能分子的规模化生产的变革性技术 | 培养项目80-100万元/项 重点资助项目300-400万元/项 | 培养项目3年 重点支持项目4年 |
2 | 设计新型手性大分子、手性超分子和手性材料,发展获得其单一镜像异构体的有效方法,研究分子以上层次手性物质的组装与结构,探索手性产生、传递、放大和调控的机制与规律 |
3 | 研究手性物质在物理和生物等方面的性能,探索手性物质表征的新原理、新技术、新方法,阐释手性物质结构与其特性之间的关系,发展新的手性功能分子和材料 |
二十多年来,自然科学基金委在推动中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发展,促进基础学科建设,发现、培养科技人才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同时,自然科学基金委还为提升基础研究创新能力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中国基础研究的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高作出了积极贡献。相信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的这一批项目的进行,也能为我国的科研发展添砖加瓦。
资料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附件:
-
“主要农作物产量性状的遗传网络解析”重大研究计划2020年度项目指南
-
“细胞器互作网络及其功能研究”重大研究计划2020年度项目指南
-
“糖脂代谢的时空网络调控”重大研究计划2020年项目指南
-
“水圈微生物驱动地球元素循环的机制”重大研究计划2020年度项目指南,
-
“生物大分子动态修饰与化学干预”重大研究计划2020年度项目指南
-
“多层次手性物质的精准构筑”重大研究计划2020年度项目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