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号搭载各类仪器 代替人类探索火星“内核”

润泽科器 - 2020-05-08

  【化工仪器网 时事热点】宇宙是如何形成的?地外星系中有外星人存在吗?人类能否找到适宜居住的类地行星……诸如此类的提问是人类航天探索事业一直在解答的问题。而随着近些年来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人类的航天探索事业也在不断进步,从前苏联向外太空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到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搭载美国宇航员踏上月球表面,再到天文学家利用分布在全球的8座射电望远镜,观测并拍摄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黑洞影像,人类对外太空的探索从未停止,对宇宙的认知也在一步步推进,各类谜题似乎逐渐有了答案。
 
  然而,迄今为止,关于行星是如何形成的这一科学界的基本问题,科学家们还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为解答这一疑惑,2018年5月5日凌晨4时05分,搭载“洞察”号火星探测器的“宇宙神”V-401型火箭从位于加州中部的范登堡空军基地3号发射台发射升空,11月26日14时54分许,“洞察”号无人探测器在火星成功着陆,执行人类首次探究火星内部的任务。
 
  据了解,“洞察”号此次奔赴火星还搭载了三部主要的科学仪器,分别是地震测量仪、温度测量装置以及“旋转和内部结构实验仪”,此外还有气象传感器、磁力计等。科学家们希望通过这些仪器设备来了解火星“内核”质量、成分、物理状态、地质构造、内部温度、地震活动等,通过对火星的状态、性质方面的观测,可以有望解答上述科学界的基本问题。
 
  距离“洞察”号顺利登陆火星至今,已有一年多,在火星上努力作业的“洞察”号不负众望,在火星上采集了诸多信息。近日,该探测器的研究团队们将“洞察”号近一年多以来的发现整理成了6篇论文,分别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和《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根据论文,得知火星是一个充满“火星震”、尘暴和神奇电磁脉冲的星球。
 
  “洞察”号此次能够捕捉到火星表面的诸多活动,搭载其上的科学仪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了解,地震测量仪灵敏度高,可以探测到尺度为氢原子半径的地面运动,记录“火星震”或陨石冲击所引发的震波。而在此次探测过程中,任务团队已通过地震测量仪接收到距离“洞察”号数百至数千公里外的450多个震动信号,其中绝大多数可能是“火星震”。借助于“火星震”,研究人员们有望研究火星的地质结构。此外,探测器上的气象传感器还捕捉到了数千个旋风,获得的数据超过之前所有的火星探测器。因此,研究人员认为,“洞察”号的着陆点尘暴现象比之前火星探测器的着陆点更为频繁。
 
  以上只是“洞察”号的初步发现,探测器的任务团队表示,“洞察”号的任务期约为687天。今后,“洞察”号将继续探测火星内部,而搭载其上的温度测量装置、“旋转和内部结构实验仪”届时将会发挥它们的功能,深入内部,测量火星内核释放的热量以及状态。
 
  遥远的外太空群星云集,形态各异的星球在自己的轨道上运转着,偶有流星体的碎片或与地球大气层擦肩而过,或者干脆以俯冲之势进入地球大气层的流束,形成一道道美丽的极光和流星雨,引发人类对外太空无限的遐想。尽管当前的科技水平难以揭示行星形成的秘密,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有望解决这一基本的科学问题。
 
  资料来源参考:新华网、百度百科
资讯分类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产品知识

标准下载

采购指南

食品标准

新手上路

[db

我的好帮手

我的好帮手

投诉建议:0571-87291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