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百博智慧大讲堂第2期:小麦表型技术及育种

[db:作者] - 2020-04-28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基因编辑、表型组学、物联网等技术的蓬勃发展,现代农业已进入数字农业时代,正在力争踏上智慧农业的快车
 

在数字农业时代,对作物数据的多维信息获取和分析、精准基因型和表型鉴定、种业数据库的建立、大数据分析、模型预测等将为加快从“经验育种”向“精确育种”转变添上翅膀,有助于加速实现定制设计育种,加快智慧农业时代的到来。
 

为帮助大家了解知识产权保护、育种研发服务、种质资源托管、基因分型、基因编辑、表型组学、人工智能和育种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同时也为同行们相互交流提供更多的机会,由百奥云、博瑞迪、智种网和慧诺瑞德等新锐力量秉持资源整合、平台共享、汇聚众智、创新引领的原则,联合组织公益性线上学习平台——百博智慧大讲堂,邀请行业经验丰富的专家、老师进行线上交流,共同探讨新形势下种业发展思路,共同“破冰”。
 

百博智慧大讲堂的名字,选取百奥云、博瑞迪、智种网和慧诺瑞德四家公司名字的首字组合而成。
 

——百奥云(BioBin),致力于为种业公司和育种科研单位提供优质的育种软件、硬件和数据分析服务,应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提高育种效率。
 

——博瑞迪(MolBreeding),专注于动植物分子检测和育种相关技术开拓与应用的创新型企业,致力于提供高通量、低成本的精准基因型分型服务。
 

——智种网(NovoSeed),专业打造玉米研发产品(自交系等)互通第一平台,助推玉米研发领域的快速提升和发展!
 

——慧诺瑞德(PhenoTrait),聚焦农业科研痛点问题,以植物表型相关技术为依托,为科研人员和育种家提供定制化方案和服务。





3月12日(周四)晚20:00-21:00,百博智慧大讲堂第二期邀请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肖永贵老师为我们带来关于“小麦高通量基因型表型技术研究及育种应用”的精彩报告,指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高效生理表型鉴定结合可显著提高育种效率。本报告将根据小麦育种操作实例,重点讲述:
 

  • 高通量遥感表型和地表生理表型鉴定技术及其在小麦基因定位发掘中的应用研究;

  • 生理性状调控基因的连锁标记转化与验证;

  •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小麦育种中的实例;

  • 实现高通量表型鉴定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策略

 

主讲人肖永贵 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题   目小麦高通量基因型表型技术研究及育种应用

日   期:3月12日(周四)晚20:00-21:00

报名方式:网络直播,请识别图中二维码进直播群
 


主讲人简介
 

肖永贵,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后备人才,中国作物学会小麦产业分会秘书长,北京市小麦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小麦育种与应用技术研究,并在高通量表型鉴定、产量生理、分子育种和新品种选育方面取得较好进展。主持和参与国际、国家和地区级项目9项;发表论文30多篇;申请/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5项、小麦新品种权8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农业农村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1项、中华农业科技奖团队奖1项。

我的好帮手

我的好帮手

投诉建议:0571-87291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