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民营医疗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span> - 2019-06-06

  民营医院,指经济类型为国有和集体以外的医院,包括联营、股份合作、私营、港澳台投资和外国投资等医院,是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几年来,公立医院疯狂扩张,导致负债累累,民营医疗逐渐成为市场趋势。为鼓励社会办医,国家从顶层开始不断发力,逐步放开政策限制。由此,民营医疗逐渐兴盛,民营医院、诊所得到了大力发展,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医疗业态,包括医生出来单干形成的“医生集团",还有从医院独立出来的“第三方独立医疗机构",还有依托互联网等新技术形成的“互联网医院"等等。这些新业态的出现,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注入了活力,让整个医疗生态日臻完善。

  2018年,国家继续沿用以往方针,放开增量市场,鼓励社会办医。2018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医疗机构、医师审批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指出,除三级医院、三级妇幼保健院、急救中心、急救站、临床检验中心、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港澳台独资医疗机构外,举办其他医疗机构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不再核发《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仅在执业登记时发放《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换句话来讲,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设置审批与执业登记将“两证合一",大力推动了民办医疗结构的审批效率。

  民营医疗规模迅速发展,2018年数量已达公立医院的1.65倍

  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民营医疗快速发展,其近年来的普遍增速在10%以上。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民营医疗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民营医院数量正式超过公立医院,数量达到14518个,此后更是拉开距离。截止至2017年我国民营医院的数量增长至18759个,2013-2017年,我国民营医院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3.48%。进入2018年我国民营医院数量达到了20977个,而公立医院数量仅有12032个。

  据相关数据预测2019年我国民营医院的数量将达2.32万个,并预测在2023年我国民营医院的数量将增长至3.59万个左右,2019-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1.53%。

我的好帮手

我的好帮手

投诉建议:0571-87291296